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心理与认知

研究人员多次观察总结出这样一个现象:一个人在某一刻的心理状态会潜意识地、微妙地影响他在那一刻对周围的人或者事物的认知(psychological arousal vs. cognition)。

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它能够在下一次为你服务。例如,你想给你的异性朋友留下一个好印象,就带她到一个新奇的地方,她会不自觉地把“新奇“(她对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当成是对你的喜爱或欣赏。当然,人们早已经这样做了,无关乎什么理论。同样,这可用来解释为什么要衣着光鲜地去参加婚礼,反之葬礼则肃穆。推而广之,我们也就知道了老祖宗推崇的“礼“的必要性。

再牵强一点,它也能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咖啡或茶才能更高效地工作(回忆一下一杯摩卡后你的状态......)。

2006年12月18日星期一

有理不在声高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句俗话。

前不久,我同一美国同事从芝加哥返回,在65号高速路上闲聊。耗尽了天气、胃口等小话(small talk)之后,我决定问一个严肃一点的问题。我说,接受了很多媒体以后,我很惊讶地发现,"很多"美国人居然不接受"进化论"?!我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报纸有报道说要把"神创论"和"进化论"同时介绍给学生,作为解释世界如何形成如今这个样子的两种"可能"的理论。这位同事回答道,这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吵嚷着"神创论"的人只不过是"嗓门儿"大些罢了。

又过了不久,我读到火箭队主教练范甘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意识到仅仅因为你对某件事情有很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你非得'广而告之'不可",暗示你有可能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范甘迪说这句话的背景是指,大家不要因为几场比赛,就争着说姚明已经超过奥尼尔,成为NBA最具统治力中锋,因为你没有亲自防守过奥尼尔。

如此看来:声高不一定有理。有如此觉悟,也许更难。

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反思恶搞

"恶搞是对批评的滥用",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言并不等同于发泄,讽刺也不能代替思考“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专门发布过《媒介教育宣言》。现代社会里,人们享用传媒的机会在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正确认识、有效利用和批判接受传媒的能力就一定在提高。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提高媒介环境下人的理性自律和自由认知,应该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