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心理与认知

研究人员多次观察总结出这样一个现象:一个人在某一刻的心理状态会潜意识地、微妙地影响他在那一刻对周围的人或者事物的认知(psychological arousal vs. cognition)。

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它能够在下一次为你服务。例如,你想给你的异性朋友留下一个好印象,就带她到一个新奇的地方,她会不自觉地把“新奇“(她对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当成是对你的喜爱或欣赏。当然,人们早已经这样做了,无关乎什么理论。同样,这可用来解释为什么要衣着光鲜地去参加婚礼,反之葬礼则肃穆。推而广之,我们也就知道了老祖宗推崇的“礼“的必要性。

再牵强一点,它也能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咖啡或茶才能更高效地工作(回忆一下一杯摩卡后你的状态......)。

2006年12月18日星期一

有理不在声高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句俗话。

前不久,我同一美国同事从芝加哥返回,在65号高速路上闲聊。耗尽了天气、胃口等小话(small talk)之后,我决定问一个严肃一点的问题。我说,接受了很多媒体以后,我很惊讶地发现,"很多"美国人居然不接受"进化论"?!我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报纸有报道说要把"神创论"和"进化论"同时介绍给学生,作为解释世界如何形成如今这个样子的两种"可能"的理论。这位同事回答道,这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吵嚷着"神创论"的人只不过是"嗓门儿"大些罢了。

又过了不久,我读到火箭队主教练范甘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意识到仅仅因为你对某件事情有很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你非得'广而告之'不可",暗示你有可能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范甘迪说这句话的背景是指,大家不要因为几场比赛,就争着说姚明已经超过奥尼尔,成为NBA最具统治力中锋,因为你没有亲自防守过奥尼尔。

如此看来:声高不一定有理。有如此觉悟,也许更难。

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反思恶搞

"恶搞是对批评的滥用",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言并不等同于发泄,讽刺也不能代替思考“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专门发布过《媒介教育宣言》。现代社会里,人们享用传媒的机会在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正确认识、有效利用和批判接受传媒的能力就一定在提高。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提高媒介环境下人的理性自律和自由认知,应该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6年11月16日星期四

说李银河

李银河新浪博客

李银河首先是一位性学家,且因此而闻名。但从她的博客来看,她还是一位社会学家。对涉及自由、人权的诸多社会现象、问题敢于直言,而且言之凿凿,直捣问题实质。她的见解理性,表述清晰,不学究,无炒作。堪称博客中的上品。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也说中医

最近,有关中医何去何从的问题,各方在新雨丝上展开了大量的讨论,且持批判观点者居多,这其中包括方舟子本人,何作庥,以及一位哲学教授,张功耀。主要证据有常见中药的毒性问题,中医对于治疗如疟疾、感冒(风寒)的有效性问题,中医理论基础缺乏的问题。

我不想妄加评论,但有几点想法:其一,中医的医术,就像其它技术一样(如木工,酿酒),其传乘的方式是父传子、子传孙。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多方面的:个人天资不同,理解各异,医术中的有效部分有涨有落;阻碍交流,缺乏批评论证(peer review),无法使理论净化、提高(自然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真理)。其二,经过几千年的“活体实验”,其所体现的经验价值不能说丢就丢。不要忘记了技术、工程、以及科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中医,依我看,还停留在技术,而且是不完善的技术,层次上。

有人说中国文化产生不了科学(扬振宁关于〈易经〉的讨论)。能不能把“中医”的所指,经过去粗存精的过程,放到一个科学性的框架之中,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06年10月28日星期六

文字游戏

有感于(书面)语言风格的演化。

"《乾》:元,亨,利,贞。"
--《周易》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之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 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
--沈三白, 《浮生六记》, 清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蔼,透过这烟蔼,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逼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蔼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浆声,谁能不被引入她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
--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923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拚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鲁迅,《复仇》, 1924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
--毛泽东,《矛盾论》, 1937

"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
--汪曾祺 ,《受戒》, 1980

“热情赞成地在愉悦身边跳舞,快乐因为说服了疑惑和从没产生兴趣的漠不关心而一直跳跃。”
--佚名,《捉迷藏》

沈的文言短句让一个遥远陌生时代的生活情趣不再陌生;朱的文字,单句看常常略显别扭,组合在一起却是诗情画意,独一无二;汪给与的是返朴归真,用的是“最最平凡的句子”(王安忆语)、和“刻意营造的没有结构的结构”(李陀语),完全是一种大音稀声的境界。我几乎要说:汉语任何其它的用法都跟美无关。胡适曾说,毛泽东写的白话文是共产党领导人里面最好的。

2006年10月6日星期五

程序员

最近,ACM通讯刊登了一篇讨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好的程序员的文章,作者Cegielski和Hall都是一大学管理信息系统系的教授。具体的说,他们量化了课堂里学生的三个方面的指标:价值取向(Value Belief,例如浪漫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基本上相当于智商),和个性(Personality,作者列举了包括自尊心(Self-esteem)、自信心(Self-efficacy)、因果观(Locus of Control)、以及消极性(Neuroticism)在内的一些子类;笼统的讲,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情商)(具体使用的量化工具见原文)。学期结束,学生的编程能力用一系列笔试以及实际编程考试来衡量。

结论有些让人臆想不到:三个指标都具有预测性,但最具预测能力的却不是认知能力,而是另外两个指标。

又一个说明情商跟智商(至少)一样重要的证据?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

考证研究

最近读的两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一篇是方舟子写的关于萤火虫发光背后的故事;另一篇是李敖写的历史散文〈床〉(见〈读者〉2003年第十期)。两篇东西都无关宏旨,而是从我们很容易忽视和习以为常的事物入眼,经过精心考证,容科学、历史、娱乐于一体的优美小品文。他们所体现出的选题的视角,以及研究和考证的精神都很值得反思和学习。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男人的书

<三国演义>和<北京法源寺>都可以说是男人的书。写的都是生死、忠义、理想、功业之事。如今,关帝庙所剩无几;舍身取义、称兄道弟也已几近不合时宜(近来,"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被从语文教材删除之事可为佐证)。此皆不足惜。可仍希望它们的思想、精神能存于世。应该被推荐为每一位十六、七岁的青年人(young,impressionable)的必读书。武侠是不够的。

2006年8月9日星期三

杂感语言

“意到笔随”,“词不达意”,“文以载道”,说的是语言文字是用来传达意思、表达思想和传播道理的。语言千变万化,可要表达的意思却似乎并没有想像之多。

如写人生,又如何言这十多个世纪以前的文字所未言呢?

赠卫八处士
杜甫 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又如写爱情:

鹊桥仙
秦观 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然,我们又得换个角度看。正如金庸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说:“西洋戏剧的研究者分析,戏剧与小说的情节,基本上只有36种。” 但是“因为戏剧和小说中人物并不相同。当然,作者表现的方式和手法也各不相同。” 也就写出了古今中外这千千万万种诗词、小说和戏剧来。

2006年8月6日星期日

习惯成自然

从"吾日三省吾身"到"饭前便后要洗手"说的都是习惯。 对此美心理学先驱人物William James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兼谈教育):(尝试着译的,可能有些地方会不通)

"那么,所有教育面对的一件重要任务就是让我们的神经系统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是去构建和使用我们所养成的习惯,而且乐于去构建。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让一切变成自动的和习惯性的,而且要尽早地,对尽多的行为如此。我们要时时警觉不要养成对我们不利的习惯,要像避免瘟疫一样避免它们。我们若能将越多的日常细务交给潜意识的习惯机器,我们的精力就能空闲出来,更多的去做它本该的任务。做人最痛苦莫过于做任何事都没有习惯,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即使是点一只烟,喝一杯茶,睡觉起床,开始一件小工作,也要左思右想。对这一类人,有一半的时间都用到了决定或后悔那些本该成为他人的一部分而对他的意识来说不存在的事情上了。"

理论有了,方法论呢?怎样养成好习惯(或是戒掉坏习惯)?他接着说:

"公理一:习惯之初,我们必须有一个尽可能坚强的决心。公理二:习惯养成以前,绝无例外。公理三:只要一有机会成就你的目标,只要你的意识给了你暗号去做你所希望做的,就要坚定的去行动、实施。公理四: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关于习惯的)太多的说教,或者是讲很多抽象的道理。而是一有实践的机会,寓教于行,一举多得。公理五:为了坚持对养成习惯的努力,不妨时儿给自己一些奖励。"

方法也不是死的,他接着说:

"不管你掌握了多少理论,而且不管你的情绪、想法有多好,如果你不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去联系和行动,你的品格就丝毫不会受到影响,提高...... 我们行动的倾向是跟以往连续的类似行动的次数成正比的,每行动一次,我们的大脑就成长一次。如果,我们光有决心和美好愿望而不能身体力型,开花结果,那么它比单单损失一次机会还要糟糕:因为将来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它会进一步打消你行动的可能性。"

放在书本上,这读起来颇有道理。

2006年8月1日星期二

和神娱肠

"可以和神,可以娱肠。此肴馔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出自曹植<七启>。是拿美食劝诫,甚至是诱惑隐士入世。

如今,国人对美食之欲,从不遮掩。甚至是无所不用其极。狗在西方社会被人视为最好的朋友,我们自无此传统。在基督教的传统里,贪吃(Gluttony)被定为七宗罪之一。而我们即使是佛教,也是抱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态度;这其它宗教更是可以通融的。

可"禽流感"把世界的目光拉到了我们吃的环境,教育国民在满足食欲时不可忽视了卫生。面对即使是最好的川菜,"地沟油"也总是幽灵般浮现在你脑后。 高血脂的恐惧让我们连普通的鸡蛋也得从新审视,一天一个、还是一周四个?圈养的、还是放养的好?面对红肉,也要三思而后大快朵颐。和对吟诗,或可强为附弄风雅一番;这酒就以茶代之吧,至少在你读了BBC的新闻之后:在有危害药物中,酒被列为第五,紧随海洛因、可卡因等之后。当然还有基因工程的大豆,污染过的河流里的鱼。国门打开之后,引进了量化的传统,在此也可排上用场:计算你每天的卡路里。

如此则和神乎?娱肠乎?

2006年7月25日星期二

城里城外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是喜欢的。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城外的人想冲近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说的是婚姻,说的又不是婚姻,说的不仅是婚姻。它是调侃,又是借调侃的真情流露。

中庸是我们的传统。于是,老祖宗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不同,甚至是矛盾的说法。至于捡哪一个,就取决于其情其景了。所谓"泪眼看花花不语"是也。如此,对只言一面的说法就不值得深究了。

然人是有缺陷的,俗世的婚姻因而想来也是不如意者多。可是被调侃的,被怀疑的却是婚姻,而不是人的缺陷。于是又有人出来为包办婚姻辩解。那是又用错力了。

2006年7月21日星期五

寻找大师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同时各利益群体又相互碰撞,外来文化疯狂入侵。规范、制度多处于探索阶段。若把此场景置入另一段历史,定是又一个齐放、争鸣,大师背出的时代。可现实里,这个文化、思想的大师称号该由何人担当呢?

禁忌是诸多。但它就好比一块乌云,被带走阳关的地方远比这块乌云要大。它又好比Witch Hunt,更多的体现的是对道德、制度的不自信,恐慌。所以,希望看到更多的李敖。

如果把时间倒流一百年,除去电脑和飞船,彼之中国与今天有些相似。传统、西化,中学、西学,为体、为用,争论不休。有的断了头,有的投了湖,有的被我们现在称为大师。于是有了王国维,有了辜鸿铭。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精神富有的年代。一个"我"之为我的年代。

2006年7月20日星期四

教育"产业"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尽,录取正紧锣密鼓。对我自己而言,那已是几乎十年前 的一场梦。我一直认为作为考生是不会真正意识到它的残酷性的,因此用梦来形容也许更准确。它的公平性问题也许该单开一题,在这儿我只想说,现阶段它对弱势群体而言是最公平的。

我不只一次被问到如何学习、作好学生、考好大学的问题。亲朋好友的心情 是真挚、迫切、和可以被理解的;而我每次也只好硬着头皮,捡一些觉得讲 得通的道理对之。虽则每次我都报有最美好的愿望,但我知道那一些所谓的 经验、道理并非灵丹妙药。即使是至亲的亲人也改变不了这一尴尬的事实。

新东方的疯狂和成功、民办高校的有如雨后春笋、私立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天价学费、以及对考研的追逐,无一不反映了对教育的“重视”,或者 更准确的说是,个人理智在疯狂的群体心态面前无力和无助。与此对应的 是“新雨丝”上的学术打假,高校校长论坛上各位校长的令人尴尬的坦白。 也就是说,原来这个读书人最后的大奖是如此的虚无,暗淡和脆弱。那为何 还有如此多的人不计成本的追逐它呢?或许,冠之教育以"产业"已足能透视其病。

育人无法。你可以讲才智、心智、习惯、环境,但他们都不是造就人才的配方,更多的他们像是事后的一种统计规律。对于因果关系得体现, 就像“过二十五岁就能让你成为更好的司机”一样。

但愿那一纸通知书能成为妹妹这一个金秋的收获。

2006年7月19日星期三

怪力乱神和眼球经济

这句话我很久也没弄清作何解。其实它出自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说"君子不说那些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污七八糟的东西"。 为四个单字组成的一个成语。

可是在这"眼球经济"经济时代,"怪力乱神"的东西却意味着娱乐、点击率、广告、金钱,乃至每一个普通人"出名十五秒"(Fifteen Minutes of Fame)的梦想。 一时间众人莫不"语不惊人死不休"。

重新启动我的博客

打算写一些关于自我反省、传统文化、当今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东西。

准备主要用中文。就当温习国语,练笔之用。